2018年三伏天时间表(2018年伏天时长40天)
初伏:7月17日——年7月26日
中伏:7月27日——8月15日
润中伏:8月16日——8月25日
末伏:8月16日——8月25日
三伏天天气湿热难耐,很多人都愿意躲进冷气房去享受空调的滋润,这时候就是空调都不能解救我们的。如果你已经忘了这样的滋味请参考一下去年的三伏天的热度,相信你会有一个清晰的认知的。当然我们今天的主题不是三伏天而是2018年“三伏贴,三伏灸”时间安排,这可是冬病夏治的好时候。
冬病夏治“三伏贴”“三伏灸”是中医特色技术,以其简捷易廉、副作用小、疗效明显的特点受到患者和患儿家长的肯定。
NO.
什么是冬病夏治?
冬病夏治是我国传统中医药疗法中的特色疗法,它是根据《素问•四气调神论》中“春夏养阳”、《素问•六节脏象论》中“长夏胜冬”的克制关系发展而来的中医养生治病指导思想。
指对于一些在冬季容易发生或加重的疾病,在夏季给予针对性的治疗,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从而使冬季易发生或加重的病症减轻或消失,是中医学“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和“未病先防”的疾病预防观的具体运用。
NO.
什么是三伏灸?
三伏灸,是我国传统医学中最具特色的伏天保健疗法,与现代预防医学有异曲同工之处。早在千百年前就提倡“不治已病治未病”的疗法,是世界上最早的预防医学。
三伏灸四大好处
1. 解暑, 祛湿,祛寒,降火。
2. 无论天气多么炎热,身心却是舒畅无比。这就是元气阳气充足,夏不怕热,不喜欢吹冷风、空调、吃冷饮之类。冬不怕寒冷,火力充 足,精力旺盛,耐力很强,耐痛,抗压 力、抗打击力强。总之,元气充足的表现 就是正能量很强的人,是真正意义的健康特征,是身心健康宁静所表现出的感染力、影响力的强大能量场和安全感的人。所以说,古大德医 家常用“神奇”比喻艾灸的功效和作用。
3. 寒是万病之根,湿是万病之母,风是万病之首,火是万病之华。在阳气最旺的夏季艾灸,与艾火的纯阳,双重阳气作用于人体病灶,祛除一切寒湿,打通经络。
4. 延年益寿。太医窦材在《扁鹊心书》中云:“夫人之真元乃一身之主宰,真气壮则人强, 真气弱则人病,真气脱则人亡,抚阳保命 延寿之法,艾灼第一。”真元乃元气、阳气,所以,元气是生命之本,是健康之本,长寿之本,福德之本。
NO.
什么是三伏贴?
三伏贴是一种源于清朝的中医疗法,以“冬病夏治”为原理,在一年中最炎热的三天(“三伏天”)将中药敷贴在特定穴位上治疗秋冬发作的疾病
三伏贴适应病症
1、呼吸系统疾病,易患感冒者、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炎、哮喘、慢性咳嗽、慢性支气管炎、慢阻肺等;
2、消化系统疾病,虚寒性胃痛、慢性胃肠炎、腹泻、消化不良、厌食等;
3、骨关节疾病,颈椎病、肩周炎、腰痛、慢性腰肌劳损,风湿病、关节炎、老寒腿等寒湿痹症;
4、妇产科疾病,月经不调、痛经、产后头痛、坐月伤风等属寒证者;
5、亚健康调理,四肢寒凉怕冷、易疲劳,各种体虚、免疫力下降者冬病夏治能增强体质。
注意事项
1.属于热证(即关节热痛,发热,不怕凉反怕热)的风湿病患者当慎用或忌用,孕妇禁用,年老有多系统慢性病者、糖尿病血糖控制不佳者、背部有皮疹者、瘢痕体质者、皮肤过敏者慎用;
2.贴敷期间还应注意:贴敷药物期间,患者应尽量避免食用寒凉、过咸等有可能减弱药效的食物,也应尽量避免烟酒、海味及辛辣刺激、牛羊肉等食物;在取下贴敷药物后,可用清水冲洗局部;
3.不要搓、抓、挠背部,也不要使用洗浴用品及涂抹其他止痒药品,防止对局部皮肤的进一步刺激;三伏天之内注意防止感冒;
瑷阳“冬病夏治”采用“三伏贴”,“三伏灸”,安全有效,经济实惠,方便易行
版权声明:本文图文素材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