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准医疗——创新妇科肿瘤治疗新模式
随着技术手段不断革新,微创技术、生物芯片技术、靶向治疗技术的研发与应用,使得现代医学进入到精准医疗的新时代。传统的疾病诊断、治疗模式不断调整,将医学发展水平推向新的高峰。“精准医疗要应用到妇科肿瘤或者肿瘤病人中,简单地说就是针对一个特定的病人,根据他的病情提供一个特定的治疗方案,其实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个性化治疗或个体化治疗,就是根据不同病人的不同病情选择最适合他的治疗方案。”北京协和医院妇科主任医师
-
胃肿瘤患者术后如何防复发和转移
浙江省肿瘤医院副主任医生余齐鸣博士谈—— 胃肿瘤患者术后如何防复发和转移 胃恶性肿瘤是一种世界高发肿瘤,据统计2012年全球胃恶性肿瘤发病率排名第五,死亡率排名第三。胃恶性肿瘤的发生是由多因素参与多阶段逐级演变的过程,包括外界环境因素(幽门螺杆菌感染、高盐饮食、吸烟饮酒等)和宿主自身遗传背景因素,通过长期慢性炎症,从慢性萎缩性胃炎,发展为肠上皮化生,继而演化为不典型增生,最终诱发恶性肿瘤。
-
给小仓鼠割肿瘤,给变色龙治便秘,这个医生不一般
Nic是一名兽医,不过,他的病人不止是猫猫狗狗…他治过小仓鼠变色龙,兔子,鹦鹉乌龟松鼠狮子蝙蝠各种各样的小动物,全都上过他的手术台…不管是多小的动物,他都会尽全力去救,作为一名全能兽医,他每天的日常是这样的…给小乌龟拍x光,对变色龙进行震动治疗来改善它的便秘给豚鼠输液给壁虎移除脓肿为50公斤的乌龟移除结石为变色龙治疗肝脏感染对乌龟进行ct扫描听诊帮巨蟒下蛋为子宫内膜增生的兔子做手术为小仓鼠移除卵巢
-
女子肿瘤手术做一半发现体内无肿瘤 家属索赔8万
《术前讨论记录》显示:盆腔内混合性回声块影(畸胎瘤待排) 图由受访者提供成都商报4月23日报道,体检查出肿瘤,需要手术切除。可是手术做到一半,之前查出的肿瘤却不见了,手术不得不半途中止。两个月前,53岁的宜宾市民谢女士在宜宾市第三人民医院的诊治遭遇像“坐过山车”。目前,宜宾市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及翠屏区卫生局已介入,调解记录显示,“医调委”建议医院承担全部责任,而医院则建议谢女士通过司法途径解决
-
疱疹病毒组装机制揭示 可用于治疗肿瘤
疱疹病毒组装机制揭示科技日报讯 (记者操秀英)《科学》杂志近日以研究长文形式在线发表了饶子和院士团队王祥喜研究员等揭示疱疹病毒组装机制的研究论文。该工作为进一步研究病毒核衣壳与包膜蛋白的组装以及为疱疹病毒的抗病毒治疗奠定了基础,同时,能够以结构为基础将疱疹病毒设计成溶瘤病毒,为治疗肿瘤提供了广阔的应用前景。据了解,疱疹病毒是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的一大类双链DNA病毒,包含病毒的种类众多,能够感染包
-
患者连续三次住院肿瘤都被当结核治 最终小腿被截肢
中安在线讯 据安徽商报报道 市民张方(化名)因为右踝疼痛去安徽省胸科医院就诊,连续三次在该医院住院多日,该医院诊断都是骨结核,因为一直没有治好,张方去了另一家医院,最终被确定为骨肉瘤,医院为其进行了右小腿截肢的手术。失去了小腿的张方落下了永远的残疾,为了讨一个说法,张方将安徽省胸科医院起诉至法院。近日,合肥市中院对此案作出终审判决。 三次住院被当骨结核治疗 2015年4月,年过六旬的张方因“右
-
当心!你以为的“啤酒肚”搞不好是肿瘤
一名美国新泽西州的男子的“啤酒肚”居然是一个30磅(13.6千克)的肿瘤。据《纽约每日新闻》本月初报道,这名男子叫Kevin Daly,在2015年当他减掉30磅(13.6千克)以上体重时,他突然意识到有些不对劲,因为他的腹部脂肪并没有改变。据福克斯新闻报道,CT扫描显示,这名男子的腹部隆起实际上是一种罕见的肿瘤,被称为脂肪肉瘤。根据美国遗传和罕见疾病信息中心的说法,脂肪肉瘤是在脂肪组织中生长的肿
-
大脑长肿瘤 中青年发病率最高
临床上,神经外科医生或肿瘤科医生也遇到过不少一听说颅脑肿瘤就被恐惧击垮、放弃治疗的患者。实际上颅脑肿瘤和身体其他部位的肿瘤性疾病一样,也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不是所有的脑肿瘤都是恶性,所以颅脑肿瘤并非绝症,作为患者及家属要学会正确面对,在医生的指导下积极治疗。徐晓蓉于丹丹整理 30-40岁颅脑肿瘤发病率最高 有资料统计,颅脑肿瘤的发病率是万分之一,它的发病原因现在还不十分清楚,而且这种病任何
-
肿瘤新药成资本追逐新贵 研发收购需长期投资
“今天在医药领域中最有意义的就是创新药研发,创新药研发里面最有意义就是肿瘤药。”东方高圣创始人、东方略科学顾问委员会主席陈明键在近日举办的第一届生物医药“50人”论坛上向蓝鲸产经记者透露,肿瘤新药投资已经进入甜蜜期。兴业证券医药行业分析师徐佳熹也表示,随着政策、资本、人才引发共振,中国的创新药研发犹如星星之火,渐成燎原之势。他认为医保控费背景下,招标、二次议价等致使传统模式受到冲击,创新药企成投资
-
男子气管长肿瘤生命垂危 数十专家合作助其渡过生死难关
医生说,人生的终点无非两种:插管的和不插管的。但在朱先生这里,插管都变成一种奢望。 一年来,贴在朱先生气管内的肿瘤细胞,慢慢扩散到约2.5*3*2cm大小,几乎堵住了朱先生的喉咙,只留下一道微小的缝隙。一旦这个肿瘤继续扩散或者发生松动、脱落,朱先生就将迅速窒息而亡。 如果接受手术,必须在切开气管取出肿瘤的同时,保证呼吸通畅,这期间如何做气管内插管?如何保证朱先生的生命安全?这让多家医院望而却步